淮河能源>>头条新闻
【见证淮河之能·一线观察】绿色赛道拓“清”能
  • 时间:2024-01-29 08:30:50
  • 来源:
  • 编辑:卫馨
  •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锁定了我国能源转型的方向和路径。“十四五”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新能源需求旺盛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去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50%,以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发展进一步提档加速。


    作为国有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双碳”战略目标,把新能源发展提升到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度,加快建设“绿色、清洁、和谐、美丽、安全、高效、智慧、低碳”新时代现代新型能源集团。充分发挥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清洁能源“两个联营”优势,实施新能源发展攻坚行动,高起点谋划、高目标引领、高规格打造,向着做快做实做成清洁能源目标不断迈进,“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目前,集团公司已建成的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超过28万千瓦,更多新能源项目正逐步实施落地,清洁能源已集链成势、前景可期。近期,记者深入新能源项目建设、运营一线,见证并感受新能源产业乘势而上的蓬勃“清”能。

     

    优势凸显:在能源新赛道抢占先机

     

    站在洛河电厂抬眼望去,6座巨型冷却塔拔地而起,3根烟囱高耸入云,随着滚滚乌金运入锅炉,煤炭在这里实现了绿色低碳清洁利用。


    去年11月8日,洛河电厂四期煤电项目得到安徽省发改委批复核准,标志着集团公司控股的第一个百万级煤电项目正式落地,同时新增了煤电项目配套的新能源指标,为集团公司发展清洁能源增添重要助力。


    “十四五”以来,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红利多重加持下,能源行业加速发展。2022年,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有关实施意见,鼓励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积极支持煤电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按支撑性煤电项目新增调节能力的100%配置风电、光伏建设规模。


    站在能源低碳转型关键期,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双碳”要求,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职责担当,坚持以保障我省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供给为己任,抓住先进光伏发展窗口期,进一步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发展。


    集团公司把握产业布局优势,通过潘集电厂二期、谢桥电厂、洛河电厂四期等煤电项目,为新能源项目争取到约300万千瓦的新能源建设规模。西部地区发挥煤矿和配套煤电优势、采煤沉陷区资源优势,积极争取“蒙电外送”“陕电入皖”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风电光伏资源和煤电。


    “‘十四五’期间建设的新能源项目也为煤电项目提供了大量煤炭消费减量指标,为煤电项目建设投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形成耦合式发展的良好局面。”电力集团安全生产技术负责人朱中艮表示。


    发展新能源,集团公司有区位优势。记者走进煤业公司顾桥矿采煤沉陷区,一片偌大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沿着水面岸线望去,岸基治理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在本土与西部,集团公司都具备适合发展光伏产业的采煤沉陷区资源,经过不断努力,采煤沉陷区治理取得良好成效。”资源环保部高级主管蒋忠利说。而在治理的基础上建设水面光伏,这是企业发展光伏产业的独特优势。


    发展优势齐备,更要靠实干在新能源赛道上抢占先机。2023年11月,集团公司印发《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新能源发展攻坚行动方案》,将新能源发展提升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集团公司组建成立5个新能源工作专班,专班、专人、专责、专办推进重点新能源项目开发,积极创新开发模式、加大服务力度、强化人才保障等措施,争取实现‘十四五’末新能源规划发展目标。”战略投资部资深主管刘伟说。


    “目前,企业通过煤炭与煤电联营实现了煤炭和电力之间的市场风险对冲,而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能让新能源带来的电网消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传统能源企业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充分凸显。”朱中艮表示。

     

    集链成势:建设低碳环保产业集群

     

    记者近日来到距离淮南市区50多公里的丁集矿采煤沉陷区,看到的是一座占水域面积5300亩的光伏板阵列气势非凡,检修人员乘坐船只穿梭在61个漂浮方阵中,对每一道环节进行安全确认。据工作人员介绍,丁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水面光伏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全容量并网发电,一座“光能绿洲”从水面上冉冉升起,集团公司新能源规模正式进入百兆瓦时代。


    丁集光伏一期项目历经355天施工顺利建成,项目装机总容量20.4万千瓦,预计运行寿命25年,全部上网电量可达552740万度,相当于节省标准煤约164.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8.7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96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15万吨。


    谈及丁集光伏一期项目建成的重要意义,电力集团淮能州来(凤台)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尹俊表示:“丁集光伏一期项目的顺利并网,为将来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制订了标准、建立了示范。”


    丁集光伏一期项目目前已经进入绿电交易市场,不仅将上网电价由0.3844元/度上浮到0.46128元/度左右,同时把绿电指标掌握在自己手里,为绿电交易政策收紧做好充分准备,满足未来国家对碳排放配额要求。


    发展光伏等新能源项目,要做快做实做成,必须顺应发展规律,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建设产业集群,集链成势。


    从这个发展链条上,记者了解到,早在“十三五”初,集团公司把握国家电价补贴政策窗口期,建成孔李和李一光伏电站,达到了盘活存量资产和扩大有效投资的双重效果。截至目前,孔李、李一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2.1亿千瓦时,每年创造利润2000万元左右,财政补贴累计到账补贴9452万元。


    “为进一步挖掘规模化发展潜力,集团公司利用矿厂工广、闲置屋顶、车场资源,陆续建成首批矿区屋顶光伏项目、分布式‘光储充’新能源项目等。”电力集团矿区光伏管理中心主任杨晓斌介绍。同时,集团公司瞄准低消耗、低污染、低碳排方向,在潘集电厂、谢桥电厂等项目采用行业领先技术,让煤转化为电的过程更加清洁高效,更加契合国家节约能源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实现了产业优势互补。


    按照规模化发展要求,远在蒙西大地的光伏产业发展同样有声有色。站在西部煤电集团泊江海子矿职工食堂的屋顶抬眼望去,远处宿舍、厂房的屋顶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地排列着,大量屋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去年12月29日,西部煤电集团泊江海子矿铁路环形站场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至此,西部新能源规模已经达到2.08万千瓦。而分布在西部煤电集团三对矿井的三座光伏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去年发电总量超过1400万度,累计碳减排超过9200吨。


    “随着光伏项目建成,产业规模化发展效益逐步凸显,形成了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接下来,电力集团将持续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新产业,打造低碳环保产业集群,加快推动电力‘二次创业’步伐。”电力集团规划发展部负责人表示。

     

    蓄势再发:打造清洁能源利用新标杆

     

    去年12月26日,从安徽省发改委传来好消息,集团公司参股30%的安徽休宁里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顺利通过核准。作为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4.4亿千瓦时,建成后将承担电网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等重要任务。


    作为电力系统中最可靠、最经济、寿命周期长、容量大、技术最成熟的储能装置,抽水蓄能电站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发展抽水蓄能,完善和优化电力产业结构,丰富电力产业元素,提升了作为电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电力集团规划发展部副部长朱蕾说。


    发展抽水蓄能,只是集团公司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顺应大势,对新能源“十四五”至以后的发展路径进行的规划之一。“集团公司探索新能源发展新业态,还积极布局风电、储能等项目。”朱蕾表示。目前,集团公司河溜农场风电项目、阜阳新能源(风电)开发项目、八公山储能电站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向着清洁能源多元化发展目标迈进。


    发展新能源,贵在与时俱进探索各种新模式,实现多点开花,才能确保走得远、做得成。乘着省委、省政府支持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两淮塌陷区水面光伏等光伏发电和开发的东风,集团公司创新“新能源+”模式。“我们在丁集光伏一期项目试点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水下养鱼,实现生态治理、农业、储能、供能、乡村振兴同步发展,从而解决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环保效应、安全效应等综合问题。”尹俊说。

     

    “十四五”过半,集团公司已然站上新能源发展风口,先进光伏厚积薄发,新型储能异军突起,展期项目也早已蓄势待发。集团公司党委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成新能源产业体系,围绕这一目标,集团公司2024年还将实施多个新能源项目,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未来,集团公司将持续锁定光伏资源,积极推进‘多能互补’基地建设,衔接落实支撑性电源项目配套新能源政策,规划建设一批风电、光伏、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项目,打造新能源转型发展的新标杆。”电力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在对集团公司新能源发展一线的调研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到其中要旨是抓住了一个“势”字。企业充分发挥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清洁能源“两个联营”优势,把握产业布局优势和区位优势,在新赛道上抢占发展先机,通过规模化、多元化发展项目,集链成势,瞄准发展新业态,厚积薄发、蓄势再发。


    集团公司发展煤电产业,不仅发挥出能源兜底保障作用,为电力系统做足人才储备,也为新能源发展争取资源规模,创造发展空间。而新能源的发展,将有利于企业能源结构转型,在将来碳交易市场中,新能源可以发挥其绿色属性,以碳排放配额的形式回馈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式发展的局面就此形成。


    向着“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目标,集团公司在绿色赛道上,将不断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打响淮河能源绿电品牌,向着做快做实做成清洁能源目标大踏步迈进,努力打造国家级新型清洁能源基地和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孙飞 张佳)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