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报】微震监测防水害
发布时间:2020-03-24

    今年以来,工程院立足服务集团公司能源主业,破解制约矿井生产难题,在各基层矿井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技术攻关,解决实际问题。前不久,工程院在煤业公司潘二矿井下安装调试了一套微震监测设备,可以有效防治A组煤底板灰岩水害。记者日前前往潘二矿井下,实地观摩该科研项目是如何进行安装调试的。
    在工程院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师韩云春的带领下,记者乘车前往潘二矿。在路上,韩云春告诉记者,“矿井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场扰动容易诱发微破裂从而发生突水事故,这套技术就是以微震监测为手段,研究记录突水灾害的内在动因和前兆规律,做到煤矿突水灾害的实时预报,正常使用后可以为煤矿突水日常安全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前一段时间,这一整套微震监测的设备已经在12123工作面的上下底抽巷完成安装,今天的主要工作是对整套系统进行调试,所有设备和参数正常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从下井口到作业地点还有不短一段距离,在乘坐了电机车、架空乘人装置后,记者在12123上底抽巷见到了在这里配合调试工作的潘二矿防治水管理科科长程庆和。“当前潘二矿的A组煤能够为集团公司实施‘精煤战略’提供基础保障,矿上下都高度重视,但A组煤开采一直伴随着水害问题,这次科研项目能够提供一种预测预报方法,对我们安全开采至关重要。”程庆和说,“今天你们来调试可正赶上时候,下一个班附近的工作面就要进行放炮作业,现在调试完成正好可以通过放炮产生的震动对监测系统进行一次测试。但是这也造成调试的时间比较紧,咱们可得加把劲干啊。”程庆和笑着说。
    走在12123上底抽巷中,韩云春指着前方一排“特殊”的锚杆说:“看这一排锚杆,是不是和普通的不一样。”记者走近才看清楚,这一排锚杆上都连接着密密麻麻的信号线,沿着巷道顶部和帮部,最后汇集在接线盒里。“这是我们在地面特制加工过的锚杆,每一根上面都加装了多个传感器,对于震动非常敏感。每一个传感器的震动数据都可以传到地面,汇总到系统中就可以分析出突水灾害的前兆规律,做到预测预报。”韩云春介绍,“你看这一排锚杆就连接了这么多导线,而这些只是其中一组,我们在12123上下底抽巷一共安装了18组呢,可不是一个小数据。”
    正说着,地面调度室给井下打来了电话。里面传来工程院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灾害防控研究所副所长任波的声音,他正在地面进行调试,“地面已准备好,可以开始调试了,敲击第一组传感器。”只见韩云春拿着一把小锤,依次对着这一排锚杆敲击了下去,不一会,电话里响起了声音:“第一组确认完毕,信号正确,可以进行下一组测试。”就这样一组接着一组,上底抽巷的9组传感器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就全部调试完成,只有第7组因接线接触问题未能成功传递信号,在重新接线后也顺利通过了调试。

    “这套微震监测系统现在可以算是正式安装调试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将等待12123工作面开采,通过研究震动信号来判断突水征兆,揭示底板采动裂隙发展及分布变化规律,准确识别异常微震事件,相信这套技术能够真正起到防水害的作用。”韩云春说道。


    记者感言

    工程院围绕能源主业做实科研技术服务,将工作重心转向服务于集团公司能源主业以来,开展了多项科研技术攻关,涵盖了瓦斯、水害、地应力等多专业领域的研究,对矿井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次到井下科研第一线的采访,记者感到,科研技术创新过程中,井下现场实践至关重要,就拿此次调试来说,调试人员不停在巷道内来回奔波,为的就是确认所有信号传输精确无误。每一项科研的成功背后都有许多人的努力和付出,只有多创新、敢创新、能创新,才能涌现更多创新人才,才能让科研创新发挥出推动企业生产力进步的作用。